傳感器參數(shù)怎么看
來源:深圳市凱茉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2025-04-15
01 傳感器的尺寸和單位像素面積
a 傳感器尺寸
挑選數(shù)碼相機的時候,我們應(yīng)該都會看到有這么一個參數(shù),叫做傳感器尺寸,例如1/2.3寸,一寸大底,APS-C,全畫幅等等。
這些東西實際上就是指的傳感器的有效面積。
傳感器有效面積的對比圖如下所示:
一般情況下,我們常見的傳感器尺寸都是135全畫幅,或者是比全畫幅小一些的傳感器。
傳感器尺寸和焦距的關(guān)系,總之一句話,大尺寸傳感器相對成像效果更好,但是也需要大鏡頭支撐。
b 總像素和有效像素
往下展開講之前,簡單講講什么叫總像素和有效像素。
總像素是整個圖像傳感器上的像素數(shù)量。
有效像素指的是實際參與了成像的像素數(shù)量。
一般情況下,相機的傳感器并不是所有像素點都參與了成像,例如CCD傳感器邊緣會有一部分像素點不成像,用于標(biāo)定黑色;或者某些相機由于設(shè)計問題導(dǎo)致了傳感器上的部分像素浪費等。這就導(dǎo)致了有效像素會小于可用像素。
因此,在選擇相機的時候,要看清楚最大像素(總像素)和有效像素(實際成像像素)的區(qū)別,后者才是真正關(guān)系到成像效果的參數(shù)。
c 單位像素面積
單位像素面積指的是每個像素點在傳感器上的實際面積。
計算公式為:
單位像素面積 = 傳感器面積 ÷ 總像素數(shù)
由于計算的是每個像素點的實際面積,因此這里的計算需要用總像素數(shù)量進行計算。
當(dāng)然,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常用表示方法,即使用像素的對角線長來表示像素面積的大小。
d 底大一級壓死人
在看相機和手機的時候,我們可能會發(fā)現(xiàn),為什么相機只有兩千萬三四千萬的像素,拍照效果卻能優(yōu)于宣稱自己幾億像素的手機呢?
這里就要說說單位像素面積對拍照效果的影響了。
實際上,在鏡頭像素大小相同的情況下,單位像素面積越大,就意味著每個像素點的感光面積也越大,這時候像素點之間的電磁干擾會減小,對于成像的質(zhì)量也會得到相應(yīng)的提升。
換句話說,單位像素面積大的時候,像素點之間的互相干擾變小,噪聲影響變低,成長效果更好。這個特點在暗光下拍攝的時候會更加明顯。
因此會有一些手機傳感器會使用4合一或9合一的傳感器來增大等效單位像素面積。
這也就是底大一級壓死人這句話的來歷——底(傳感器)面積越大,相對的單位像素面積也會增大,拍照效果自然會更好。
02 ISO范圍
一句話概括就是,ISO影響傳感器對光的敏感度,越大的ISO對光越敏感,但是高ISO下拍攝會容易出現(xiàn)噪點。
不過對于相機而言,支持的ISO范圍是傳感器的一個重要參數(shù)。一般來說,傳感器的ISO理應(yīng)能覆蓋常用的ISO區(qū)間(最少要到6400)。
高ISO除了方便暗光下的手持拍攝,還方便在不能長曝光的暗光場景下進行拍攝(主要是視頻拍攝)。
不過,如何應(yīng)付高ISO帶來的噪點問題,就是相機廠商要考慮的問題了。
例如,部分相機能在高ISO拍攝時進行多次分ISO曝光的方式拍攝多張照片,并用算法合成降低噪音;又或者是有特殊的降噪算法避免高感場景下噪音的影響等。這也是在選擇相機時的考慮因素之一。
03 RAW格式輸出
在上一篇文章里,我們說過了傳感器的Bayer Filter排列和成像的原理,從圖像傳感器上直接獲取到的信息就是RAW信息。
一般情況下,單反相機都支持直接輸出傳感器的數(shù)據(jù),即直接輸出RAW格式。而一些數(shù)碼相機和部分手機的專業(yè)模式拍攝模式,也支持RAW格式的直接輸出功能。
直接輸出RAW圖片意味著不需要經(jīng)過相機本身的Demosaic算法,能夠給用戶更多的后期處理空間,但是這也對用戶的相機、存儲設(shè)備有更高的要求,
04 總結(jié)
簡單點說,這篇文章重點如下。
傳感器的有效像素是實際輸出成圖片時的像素,總像素是傳感器一共有的像素。一般有效像素<總像素。
底大一級壓死人的原理是,底越大的傳感器,單位像素面積越大。
ISO范圍最少要覆蓋到6400,越高越好。但是要考慮高ISO下的噪聲抑制效果。
RAW格式輸出能給用戶更多的后期空間,不過可能會需要更好的設(shè)備和更大的存儲空間。
相關(guān)資訊
- 2025-04-18
光學(xué)圖像質(zhì)量評價的“金標(biāo)準(zhǔn)”
2025-04-16- 2025-04-15
到底是誰決定了光學(xué)系統(tǒng)分辨率?口徑、焦距還是探測?
2025-04-14- 2025-04-11
- 2025-04-10